回望“奔袭翰林庄”
陈宏仁
1940年9月16日,农历中秋节这天,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七团从沭阳钱集经泗阳里仁,长途奔袭宿迁县东部翰林庄的国民党顽军鲁同轩部。85年过去了,这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时常会唤醒人们的记忆,去追寻当年子弟兵抗日反顽、保家卫国的足迹。
翰林庄 你在哪里
翰林庄战斗,打败了国民党顽军宿迁常备旅,赶跑了顽县长兼常备旅长鲁同轩,搬掉了宿迁人民抗战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对于中共领导下的宿迁县抗日民主政府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注定要载入史册。但翰林庄在哪里?相关的战斗回忆均是语焉不详,《宿迁文史资料》第五辑给出的是“大兴北翰林庄”。具体在哪?为寻找答案,笔者经多方寻访、求证,始得翰林庄之真实所在,籍以弥补史料之缺憾。
翰林庄,传闻300多年前曾出过一个翰林,故名。又云其地既有汉庄、又有林庄,合而为“翰林”。地处宿迁县东30余华里,砂礓河之北、崇河之南。全民族抗战时期属大兴镇崇河乡,位置在关老庙西北方向的汉庄。汉庄有汉南、汉北两个庄子。翰林庄是汉北那个陈姓庄子,为一个外号叫陈干三(音)的地主圩子。周围有十多个村庄,汉庄处在中心位置。北边是张庄、孙程庄(东偏北);东有周罗庄、河东庄;东南有东胡庄、伍庄;正南有西胡庄,再南便是陈油坊;西南有:张新庄、赵庄、河滩、贺庄、卓庄;正西方向有水庄,隔着一条南入砂礓河的耿大沟,沟西有河西庄;西北方向有东小屯、林小屯、窑庄、刘昆圩。刘昆圩西三几里,便是陈新庄(即现在的新庄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翰林庄属关庙乡水汉村。如今,这里为宿豫区关庙镇水汉社区居民委员会。原来的翰林庄拆迁后已不复存在。
八路军第五支队三支队进军淮海区要图(1940年9月2日—1941年2月)
第七团 长途奔袭
1940年8月底,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在今泗洪县朱湖正式编成,辖第七、第八、第九共3个团。9月初,在司令员张爱萍和政委韦国清率领下,第三支队东渡运河执行开辟淮海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任务。渡过运河后,第七团负责向宿迁、沭阳之间发展。
此时,在宿迁县东部一带,以翰林庄为中心,盘踞着国民党顽固派鲁同轩的部队。鲁同轩,原名鲁钝,是睢宁高作南十家墩人,毕业于宿迁县耶稣教会办的崇实中学。1938年八九月间,鲁同轩任国民党宿迁县县长。上任后,反共的鲁同轩打着抗日旗号,进行招降纳叛,搜刮钱粮,反共摩擦,残害人民的勾当。他取缔由共产党员秘密组织领导的宿迁县“民先”、“抗盟”等抗日组织,网罗收编恶霸土匪扩编由他任旅长的宿迁常备旅(又称常备第八旅),率部处处制造摩擦,屡屡围攻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940年4月,以搜捕中共宿迁县五区区委书记晁福祥为名,围攻大刘墩,收缴五六十人枪的大刘墩青救团自卫武装,杀害晁福祥亲属、共产党员及自卫队骨干等十余人,逮捕抗日志士7人,烧毁3座炮楼和70多间房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刘墩事件。6月,鲁同轩率部占据翰林庄,把兵力分布于翰林庄周围的十多个村子,妄图与八路军部队对抗,阻挠在宿迁东部建立抗日根据地。
为铲除鲁同轩部顽军,协助地方党组织建立宿迁县抗日民主政权,第三支队决定于农历中秋这天,趁顽军花天酒地疏于防范之机,长途奔袭翰林庄,消灭鲁同轩部。在沭阳钱集第三支队司令部,张爱萍司令亲自向担任主攻的第七团三营营长孙云汉和教导员柳夷交待任务,同时部署第二营占领砂礓河担任打援,副团长沙枫率一营为后继部队。并指定泗阳县党组织派出两位干部给部队作向导。同时,部署第三支队地方武装八大队包围驻扎在陈新庄的鲁同轩部十五团一营,使其不得东援翰林庄。
孙云汉和柳夷领受任务后,立即进行战斗布置,随后带领部队出发。中午时分到达泗阳里仁集,首先封锁消息,大小人等,只准进,不准出。午饭后稍事休息,下午3点出发进行急行军,大约于晚11时秘密到达了翰林庄附近。
由于人民群众协助封锁消息,鲁同轩对第三营的行动毫无察觉。
曾任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七团三营营长的孙云汉
攻坚战 获得全胜
鲁同轩常备旅辖有第十五、十六两个团,一个教导总队,号称2000多人。第十六团分驻于宿北、宿南各地。第十五团分驻于翰林庄周围十多个村庄。常备旅旅部和国民党宿迁县政府机关、电台,以及100多人的警卫连驻翰林庄圩内。翰林庄设置了三道防御物:第一道是一人多高的臭棘子围子;第二道是铁丝网;第三道是土围墙,顽军经常从南门出入。
按战斗部署,由第八连实施偷袭,偷袭不成即转为强攻。第九连在庄子西北、西南展开,负责打援和截击突围的顽军。第七连担任第二梯队。第八连首先悄悄来到庄子南门口,听到庄内顽军正在饮酒作乐。据向导说,鲁同轩也在喝酒划拳。第八连即趁南门顽军岗哨懈怠之机,假装查哨,出其不意越进第一道防线,缴了顽军一个排的枪。不料在进入第二道防线时,被顽军发觉,双方在铁丝网内外开展激烈枪战,第八连连长胡启蛟不幸中弹牺牲。连长牺牲后,敌我双方形成了对峙。
9月17日上午,鲁同轩部两个保安团和教导总队从西、北分两路来援。第八连严密监视圩内顽军,不让其逃窜。孙云汉率第七连、第九连、营部重机枪排在圩子外与顽军激战两个多小时,后来又抽第八连一个排投入战斗。打到下午5点,北路顽军开始溃退,西路顽军自知势单力薄,也撤退逃走了。
打退来援顽军后,孙云汉调整部署,组织营部通信班砍开铁丝网, 指挥第七连和营部重机枪排,边冲、边打,突进到铁丝网内。顽军的第三道防线是两米多高的土围墙,在围墙的四角上还修建了4个岗楼,岗楼上的火力把南门和墙封锁得死死的。如果对着南门强攻,伤亡必然要大,没有梯子翻墙进圩子,速度慢,伤亡也大。这时,孙云汉想起当时种田用的耙可以代用,就让通信班到老乡家里借了两个耙,绑成一副“梯子”,布置重机枪排掩护,组织第七连一个排先越墙突进圩子内。突击排的勇士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封锁,迅速登上“梯子”,勇猛翻过土墙,突入庄内。孙云汉和第七连连长胡启哲接着也翻过了墙,指挥部队打开大门,接应第七连、第八连都进了庄,迅速占领围墙四角的岗楼。这时顽军仍激烈抵抗,第七、第八连就在圩子内和顽军逐屋争夺,击毙了顽军的副旅长鲁济深及官兵十余人,俘旅参谋长及宿迁县顽政府科长以下官兵100多人并部分军官家属,缴获迫击炮1门、枪100多支。在我军突进圩子后,鲁同轩见大势已去,带少数人从北边越墙逃走。
翰林庄战斗胜利后,宿迁东部的抗日局面迅速打开,宿迁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本月正式成立。从此,宿迁县人民的抗日斗争,在党的领导下进入了新的时期。
股票杠杆哪个平台最好用,正规股票软件app,专业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